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71個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7名外籍專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在這些獲獎項目中,有多少出自高新區的科技企業和科技工作者呢?
中關村示范區
2017年,中關村科學城區域內單位主持完成的國家獎獲獎項目達50余項,占北京獲獎總數的比重接近2/3,占全國授獎總數近1/4。
其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中國電子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科技創新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工程構建了基于ARM生態系統的技術、平臺、人才、管理4大體系,系統推進了高端事務處理芯片等10大項目,支撐了我國重要行業網絡安全工程的國產化,為我國實現由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飛躍奠定了基礎?!?/p>
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葉甜春研究員主持完成的“22-14納米集成電路器件工藝先導技術”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項目在納米集成電路制造工藝上開展科研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實現了5個技術代的跨越,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74件。其中,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芯國際、北方微電子等集成電路企業與微電子所開展了全方位合作,推動了項目技術在北京落地應用和大規模產業化,提升了集成電路企業的規模和水平,促進了北京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的發展。
上海張江高新區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牽頭完成的《國家1.1類新藥鹽酸安妥沙星》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氟喹諾酮是人們熟悉的抗菌藥,比如,諾氟沙星是首類可口服、強效、廣譜的抗菌藥。但長久以來,中國老百姓使用的都是國外研發的沙星類抗菌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楊玉社、嵇汝運團隊從1993年開始潛心研究氟喹諾酮類抗菌藥,設計合成了5類62個新化合物。2009年,從中脫穎而出的鹽酸安妥沙星成功上市,成為我國第一個具有新穎化學結構和自主知識產權的1.1類化學新藥。大規模IV期臨床研究證實,鹽酸安妥沙星治療各種急性細菌感染,臨床治愈率為98.8%,不良反應發生率僅1.2%,綜合性能在國際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至2016年底,鹽酸安妥沙星片已使100余萬人次患者受益?!?/p>
成都高新區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電子科技大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主持和參與完成的4個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作為唯一或第一完成單位,電子科技大學此次獲得兩項獎勵,楊建宇教授團隊的某技術與系統和羅光春教授團隊的某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據介紹,楊建宇教授團隊發明了一種探測目標的新方法,構建了一種雷達成像的新體制。此次獲獎是電子科大繼2014年在這一領域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后,取得的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獎。而羅光春教授帶領的團隊,率先開展了新一代大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大數據處理技術體系,并已在公安、交通、醫療等多個重點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武漢東湖高新區
武漢東湖高新區有6家企業獲獎,分別是:長飛光纖、武漢新芯、中石化石油機械、華中數控、人福醫藥、光迅科技。
其中,長飛公司主持完成的“新型光纖制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該項目圍繞接入網與下一代光傳輸網(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對新型通信光纖的緊迫需求,開展大尺寸預制棒、彎曲不敏感和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新型光纖制備系列關鍵技術的攻關,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與產品,研制出了行業領先的大尺寸預制棒,開發了G.657系列彎曲不敏感光纖、超低損耗G.654光纖等性能指標國際領先的產品?!?/p>
光谷企業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5項。其中,中石化石油機械參與的“涪陵大型海相頁巖氣田高效勘探開發”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華中數控參與的“高性能數控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人福醫藥參與的“藥劑高效分裝成套裝備及產業化” 項目、光迅科技參與的“光網絡用光分路器芯片及陣列波導光柵芯片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科技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武漢新芯參與的“納米集成電路器件工藝先導技術”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長沙高新區
由長沙高新區企業參與的兩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其中,由中冶長天牽頭,聯合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學、內蒙古包鋼稀土鋼板材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高效節能環保燒結技術及裝備的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攻克了高效節能環保燒結工藝及裝備系列技術,整體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為推動中國綠色鋼鐵冶金技術和裝備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目前,該項目成果已推廣應用到國內外50多個燒結工程,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特大型燒結工程12個,國內市場占有率約70%,推廣到日本、巴西等5個國家8個海外工程?!?/p>
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成果“填埋場地下水污染系統防控與強化修復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研發了填埋場地下水污染系統識別與風險評估技術、填埋場地下水污染系統防控與強化修復技術,并以系統防控為核心,基于不同風險等級開展工程技術優化集成與示范,突破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技術難題,為環境保護部開展填埋場地下水保護,落實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技術與管理支撐。該成果已經指導了我國2035座填埋場、436座危險廢物填埋場調查評估,并在我國20多個省市推廣?!?/p>